时间:2025-09-16
大
中
小
来源:阳泉日报
2023年,我市认定首批6个市级专业镇,开启了激发县域经济发展动能的一次新的实践。
2024年,市级专业镇发展到10个,其中包含1个省级重点专业镇,全年产值108.69亿元。
2025年1至8月,专业镇产值75.73亿元,增速5.63%。
数据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把握全局,审时度势,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有序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务实之举。
在发展专业镇上,我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握好发挥固有优势和转型发展的平衡,聚焦出精品、创品牌、兴产业,因地制宜、“一镇一策”制定特色产业规划,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专业镇提标扩面、赋能增效,切实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市工信局作为具体实施单位,结合国省政策支持方向、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阳泉市专业镇高质量发展2025年专项行动方案》,通过实施标杆示范、企业培育、创新驱动、项目建设、品牌宣传、扩展市场、要素保障七大行动及22项具体举措,推动项目、企业、资金、人才等资源向专业镇集聚,不断壮大我市专业镇规模产值,有效激发县域经济内生发展动力。
推动市场主体量质双提,是壮大专业镇主导产业的重要支撑。我市坚持引育并举,用好“选种、育苗、培优”手段,着力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立专业镇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精准呵护,专业镇市场主体从2023年的444家,发展到如今的569家,其中规上企业100家,比2023年增加22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比2023年增加7家。阳泉金隅通达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是郊区耐材行业的“后起之秀”,如今已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跃升为我市耐火材料产业龙头。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额1.5亿元。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市积极引导企业强化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全力支持专业镇龙头骨干企业创建各类创新平台,做好陶瓷、装备制造、耐火材料、新能源电池等领域技术攻关。郊区耐火材料专业镇成立阳泉耐火材料技术创新联合体,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山西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平定新能源电池专业镇的龙头企业,每年投入营业收入的约4%用于科技研发,逐步形成粉碎、造粒、石墨化、成品一体化生产体系和“多品种全工序”经营模式,以技术实力助推产业提质升级。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抗菌陶瓷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平定县冠窑砂器陶艺有限公司通过改良原料配方与窑温控制,研发出1000余个新品种。
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资源配置、做优公共服务,才能更好地促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我市持续放大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吸引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专业镇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专业镇融资需求“白名单”制度,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多层次、差异化金融服务。市工信局组织42家企业积极申领2025年省级培育特色专业镇发展资金,共为113笔贷款提供贴息支持,贴息总额约370万元,同时为企业争取到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资金超590万元。强化市政道路、水电气热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精准施策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郊区耐火材料专业镇与华润燃气签订专业镇企业用气优惠协议,对专业镇重点耐火材料企业给予每立方0.10元到0.20元的用气优惠,预计全年可为耐火材料企业节省燃气成本280万元。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郊区耐火材料专业镇的省级耐火材料计量测试中心加快建设,平定县绿钙产业专业镇产品检测检验实验室进入试运行阶段,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市坚持把专业镇作为精准招商引资的平台,积极做好宣传推介,精准对接专业镇关联企业,加快延链强链。今年,第七届铝矾土交易洽谈会暨硅铝系原料应用交流研讨会,全国煤基固废暨冶金固废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设备交流大会等全国性的行业会议在我市举办,为相关企业展示技术、产品,加强品牌推广,深化交流合作,搭建优质平台。郊区耐火材料、平定砂陶工业品、平定富硒农产品、平定新能源电池材料、矿区煤机装备……这些极具阳泉特色的先进制造、特色轻工、“特”“优”农业等产品和业态,逐渐受到市场认可。
市工信局副局长王少锋表示,我市将聚焦专业镇建设,持续优化空间和行业布局,集中优势资源抓好专业镇重点培育,强化专业镇运行调度,建立专业镇考评制度,健全专业镇动态管理机制,高标准打造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强化要素保障,推动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做大专业镇规模,持续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郭赟)